全国招生咨询电话
当前位置:>>作品分析>>正文

电影《疯狂的石头》影评参考范文

来源:编导艺考 时间:2019-03-12 作者:编导高考培训
喜报

影视作品分析是编导艺考考试科目,该科目是根据考官给出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想要通过影视作品分析需要积累大量影评分析与影评写作训练,今日推荐电影《疯狂的石头》影评参考范文。

《疯狂的石头》

《疯狂的石头》剧照

宁浩执导的《疯狂的石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保护翡翠的故事。该影片之所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是因为影片通过多层面的反讽策略,在对立的结构中对道义、道德、忠诚、责任、事业、专业、权威、信誉、素质等宏大叙事话语成功地进行了解构,从而迎合了受众以宣泄为目的的消费文化需求。

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宁浩出身于北京电影学院,但学的却不是编导,而只是图片摄影,他的电影经验,源自于拍摄广告与MTV。正是广告这一领域孕育了宁浩的大众化眼光,让他找准了黑色幽默这一基调,开始以疯狂的喜剧节奏去嬉笑怒骂,讲出用现实主义外壳包装下尽现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好故事。

这对中国电影来说算是一个突破。轻松的个性、跳跃的节奏、黑色的线条,让人觉得又酷又有趣。宁浩曾考虑过许多种方式叙述故事,但只有这个最佳最理想最接近成功。他喜欢一大堆的偶然形成一个必然那种心理落差的感觉。用剧情推着走,而不是靠演员夸张表演和对白的幽默滑稽。整部影片充满了符号学的逻辑美感。宁浩把电影故事推进中各种效果都归结为一种计算公式,谁与谁搭配会产生怎样的反映、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经过计算的,并据此安排剧情发展。同时,影片还十分注重观众心理分析,对效果的分配很合理,给观众互动与冲突。

一、迪雅尼教授把反讽分成四类:

(1)语言反讽

影片中一些语言“言在此而意在彼”,表达的是否定语言能指的含义, 构成了最常见的语言反讽。如影片中三个土贼中的老大被命名为“道哥”,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是讲道义的大哥;讲究道义本是江湖世界中的通行法则,可事实上,这个道哥一点都不讲道义。

(2)情境反讽

分为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在表象与事实之间制造的反差:其二是叙事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希望某件事会发生, 结果相反的事却发生了。在影片中有诸多表现。如小军对老大道哥说:“大哥,你还信不过我?我从没偷过您的东西。”可是, 事实上,小军却偷了道哥的女人,还大言不惭地说:“这肥水也没流外人田。“事实与表象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就完成了对忠诚这个宏大叙事的解构。

(3)戏剧性反讽即

即故事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形成反差。主要是读者 (观众)的无所不知和故事角色的有所不知形成的。影片中有两个典型的戏剧性反讽例子, 其一是三个土贼采用掉包计, 结果弄巧成拙, 用真翡翠换了个假石头;土贼中的老大道哥是很爱自己工作的, 也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爱心。

(4)语调反讽

即叙述者以一种语调方式暗示所指与能指的分裂,是叙述人对作品中角色和主题的态度。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他认为语境的巧妙安排可以产生反讽的语调。比如奸商在卖给大盗麦克绳子时,一边坏笑,一边说:“真正的保质保量。”趁着大盗一不留神就把绳子给剪短了。透过叙述人坏笑的腔调, 我们就能感受到他说的话有多么言不由衷。这样的反讽也就把信誉给解构了。

难得一见的本土化的黑色幽默和聪明的技巧,却造就了“石头“突如其来的市场效应, 各中原因不得不使我们细细咀嚼。

以疯狂的喜剧形式去嬉笑怒骂的《疯狂的石头》,巧妙运用了各种传播符号,是赢得市场欢呼的一大亮点。其中恰到好处的声音配乐以欢乐轻松甚至是略带调侃的姿态大搞特搞了一把中国当下或主流或非主流的音乐,不仅堪称一绝让人眼前一亮,更启发了我们对大众传播的思考,到底怎样的娱乐才是大众的却又不失内涵脱离庸俗的。

一、 独特配乐推动情节发展

交响曲的讽刺效果,《木鱼石传说》、《我爱北京天安门》、 亲爱的姑娘我爱你》、《洗刷刷》、《给我一杯忘情水》等流行歌曲在恰到好处地配合并推进剧情发展的同时更为本片定下了黑色幽默的基调。

二、夸张的器乐塑造丰满的人物

为了表现导演通过运用背景音乐来重复再现同一段落的镜头,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罗汉寺追逐的那场戏来阐释电影的剪辑特色。导演用京剧小打配乐来展现包世宏、三宝等追逐窃贼的场景镜头,锣鼓音色张弛有度,古筝、琵琶的弹拔节奏铿锵,烘托了当时吵杂的环境,渲染紧张的气氛 ,配着刺耳的电铃防盗声更 是把追逐的情节推向了高潮。黑皮一伙逃跑的画面则主要是以现代乐器为配乐。与之前的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效果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用不同的表现效果来体现同样的镜头,将这场追逐戏中人物的特色及其内心世界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天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