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招生咨询电话
当前位置:>>故事写作>>正文

林黎胜:编剧创作故事、刻画人物是最高级的事

来源:编导艺考 时间:2018-04-23 作者:编导高考培训
喜报

20年前,国内电影院还没这么普及,人们喜欢打开CCTV-6,看电影频道播放的电视电影,那时很多人就见过“林黎胜”这个名字。

“人生有各种机缘巧合”,2004年,他为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写了剧本前列稿,此后,他的身份变得越来越多重: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视剧导演、电视剧编剧、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

身份不断切换,但编剧出身的林黎胜,作品里始终有份固执地坚持。他也不断向行业新人传道授业:“创作故事、刻画人物是影视创作中最高级的事”。尽管当下,“很多东西都丧失了”。

导演林黎胜

导演林黎胜

从少年春心到熟女焦虑

“国产剧不能都是心灵鸡汤”

1996年,林黎胜还是一名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理论专业硕士毕业生,和薛晓路、姜伟等著名导演是同学。当时,每一个学电影相关专业的人,内心都有导演梦,而他“能当导演,是因为会自己写剧本”。

毕业后一年,他根据男孩都喜欢长发飘飘的女孩这个特殊心理,写了一个剧本《我爱长发飘飘》。这个剧本在“夏衍文学奖”评选中落选了,但最终被电影频道选中,成就了林黎胜的导演梦。

林黎胜说,这是一个在“新马太”(新街口、马甸、北太平庄)拍的学生作业级的作品,但在电影频道反应很不错。也是因为这部电影,林黎胜结识了冯小刚,合作了那部经典之作《天下无贼》。

2001年,林黎胜担任编剧的《情不自禁》在电影频道播出,20多岁的潘粤明和男主角小白融为一体,真是春光无限少年心。这部老电影豆瓣评分8.4,时隔多年还有人去留言怀念青春。在小潘后来的访谈中,被问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他回答的就是这一部。

《白夜追凶》火了之后,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情不自禁》。重温“古早青春片”的味道后,有人感慨:“那时候的国产电影,没有大场面大明星,却总是那么动人心弦。”据说,潘粤明还想过购买这部片子的版权,事实上电影频道已着手要重拍这个故事。

今年,林黎胜又交出了一部讲述女性焦虑的电视剧《海上嫁女记》,山影出品,一众主创都是在行业里深耕细作的老相识。对于片名酷似某部IP剧的问题,林导笑着解释,我们当然不必去蹭一部网络IP剧的热度。

这部剧的主角是40岁左右的熟龄女性,这在当下影视作品中不多见。熟龄女性角色塑造是国产剧的软肋,她们在社会、家庭、职场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影视作品似乎不关心她们,荧幕上40岁的女性大多是配角,形象固化单一。

“这与网络时代拼命鼓吹的‘年轻化’有关,市场被所谓的新生代消费带乱了。我和制作人钱晓鸿商量,还得有人去关心这些人近中年的人群的社会观、人生观,于是有了这部剧。”

前段时间,一部“假想剧”《淑女的品格》火爆网络,网友臆想着让陈数、袁泉、俞飞鸿、曾黎来演绎精英熟女的生活日常。这部“并不存在的剧”题材一出,即引发创作狂欢,可见观众对熟龄女性题材的渴求。

这部剧还有一个关键词是焦虑。《海上嫁女记》涉及了熟龄女性几乎所有的焦虑:身体焦虑、年龄焦虑、容颜焦虑、婚姻焦虑、事业焦虑、爱情焦虑,女儿出嫁的焦虑……还有很多中国女人不愿意提的、压抑的性焦虑。“当然电视剧嘛,只能隐晦地谈论性这部分”。

海上嫁女记

海上嫁女记

颜值至上的时代,却来做这样一部话题略显沉重的现实剧,林黎胜说,焦虑是残酷的社会病,应该有人来关注。

“如何缓解焦虑,我很难给出答案,但剧中有探讨。蔡少芬主演的何念晴,最终缓解了焦虑,当然不是禅中悟道,是她捋顺了自己的人生,做了自我改变。这也是我们做这个剧的目的,电视剧不应该是心灵鸡汤,虽然现在大多数电视剧都是心灵鸡汤。”

他说,“这部剧里有我在创作上小小的坚持,就是塑造人物时,多写主角的缺点。现在影视剧里人物的优点太多了,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双面性,我们去给主角设定了很多缺点,通过缺点来设立人物关系,最后的升华就是改变这些缺点。”

回顾自己的作品,林黎胜这样总结:“虽无爆款,但有品质”。

英雄未必白衣胜雪

“编剧行业很多年不谈体验生活了”

新剧爆出的很多娱乐圈内幕,让原本零星浮现的弹幕突然密集起来。林黎胜说,“这不是我们的本意,主角是经纪人,我们对经纪人行业做了大量的调查,那些偷拍、八卦、经纪人演员之间的苟且、恶性竞争、包养小鲜肉、粉丝问题等等,我们不是以猎奇的心态去渲染,而是从现实批判的角度去关注。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很尖锐。”林黎胜本科是历史系毕业,他坚持创作要讲依据,“瞎编乱造、架空玄幻的弄不来”。

这让人想到《借枪》,张嘉译饰演的特工熊阔海是“五行缺钱”的日光族,窘迫的情节太真实,连观众做梦都在帮他筹钱。

林黎胜说,这正是改编的用意,故事很荒诞,人物必须要更真实可信。为了了解那个历史时期的天津,他特意去找原著作者龙一喝酒。俩人一起去收集资料,买了很多旧书,研究当时租界的情况,人物的真实生活。“当时天津卫一个烧饼几毛钱我都知道”。革命也需要柴米油盐,生活化的情节改变了谍战剧正襟危坐的样子。

一直试图写“人间江湖”的古龙,也曾描绘过生活化的侠客。在《欢乐英雄》里,英雄不都是怀揣巨资,不都是白衣胜雪,不都是运筹帷幄,不都是风花雪月。英雄的脚也会踩在泥泞中,李寻欢的飞刀也会沾上尸体的污血。

说起现实主义,当下影视市场,多种原因导致现实题材剧霸屏,但仔细看来,很多所谓行业剧,到头来讲的都是“律师的爱情故事”、“医生的爱情故事”,“无人机行业里的爱情故事”……

林黎胜也写过医疗剧《柳叶刀》,对此他觉得很正常。行业剧难写,有时主创并不了解行业,只是接到制片方的任务,体验时间很短,甚至是闭门造车、百度百度搜素资料,“现在编剧行业已经很多年不提体验生活了”,所以只能写爱情;另外还是市场的需求,爱情戏,大家都觉得会有人看。如何创作现实题材剧,他认为,最大的真实来自于人物内心与环境的贴合。

重拍《百万巨鳄》是最大心愿

“专业的剧本,不该被黑得那么惨”

“影视创作需要想象力”,这是林黎胜爱这个行业的原因,但无奈的是,影视作品又是市场化的产物,风声雨声影评声,声声需入耳。这些年里,《百万巨鳄》票房失利是他一个心结,“《百万巨鳄》我投入了很多,我认为它很有前瞻性,有人说它是中国前列部特效怪兽电影,我自认为它是我创作出的一部最像好莱坞三幕式结构的商业电影剧本,然而上映的时候恶评如潮,被黑得很厉害。”

与国内口碑不同,这部电影被选为当年蒙特利尔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这让林黎胜很开心,也很不理解。有次蒙特利尔电影节主席来京,林黎胜特意去见他,就想问他一个问题:为何选择《百万巨鳄》当开幕影片?主席非常直接地回复他:“很有趣的故事,也很好看!”

这部电影后来在CCTV-6电影频道播了很多年,每年都是收视前十几名,“这就是故事的力量”,他表示。

这也说明,不管叫不叫好,它起码应该是一部叫座的影片。然而,在普通观众还无法慧眼识别水军的年代,林黎胜遭遇了这场危机。

他有些失落,“电影、电视剧都是社会的产物,评价、票房、收视率背后都很复杂。我觉得现在真实的东西不多了。所以现在我什么都不相信,我不相信票房,不相信收视率、点击率,也不太相信影评,只相信我内心的感觉。”

“在我心里,它(《百万巨鳄》)有各种不完美,但它有想象力。从剧本本身来讲,它是一个专业的故事,是一个能体现我电影编剧专业水平的故事。因为当年特效水平有效,所以电影有许多遗憾。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和好莱坞合作,重拍《百万巨鳄》,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海上巨鳄

海上巨鳄

最高级的事 反成最 low的事?

“行业失去判断标准已经很多年了”

林黎胜每年都会为自己准备一个电影剧本,即使它们并没有机会拍出来,反正有想法就写出来。“只是这几年很少拍戏,也不愿意参与”。

说到当下市场,他有些心痛:“我比较崩溃的是,行业里什么都要看流量、看噱头。塑造故事、刻画人物,原本是影视创作中最高级的事,但我发现,项目参与者们已经不在这上面做文章了,编剧、导演、演员都不去讲塑造人物,大家都只关注话题、关注流量,我们讲故事、塑造人物好像变成了一件很low的事。”

“我们的行业,已经失去判断标准很多年了。”他说,现在讲流量、讲运作、讲宣发、讲流量,就是不去讲人物、讲故事,“我不管那么多,塑造不出个有趣的人物,我就不做,就这么简单个事儿”。他说,从专业角度说,编剧讲故事、塑造人物是根本,可是目前,我们这些东西都丧失了。

“我们这些东西都丧失了。”这句话,林黎胜又重复了一次。

“所以我宁愿在学校讲课。我经常跟学生们说,我可以8个小时教会你们写剧本,但十年八年,你们可能也写不出一个好剧本,因为剧本是经验、感性、理性的综合展现。”对于创作题材,他教给学生:“不要去管市场需要什么,作为创作者,你应该看自己想表达什么。如果没什么可表达的,那就千万别去当创作者。”

2017年,林黎胜闭关一年,一门心思在写一本关于剧本创作的理论书,想对自己在电影及电视剧剧本创作做一个小的总结。他认为,“剧本不是写作,剧本是设计工作。与剧本最相似的,是建筑图纸。一个剧本如果没被拍时,就像是图纸没有形成建筑一样,就是废纸一堆。而电影一旦开拍,就必须严格按剧本拍摄,就像是建筑要按图纸施工一样。”

最后林黎胜称,书其实都修改好了,就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好的书名,所以也就没有出版,希望这本书尽快问世。

天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