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构思范例——《房间》:这个世界不要俺了
电影《房间》改编自爱尔兰作家艾玛?多诺霍同名小说。影片围绕一对被囚禁母子的极端经历展开,讲述了17岁少女乔伊在放学途中遭遇绑架,其后被长期囚禁在一间棚屋改造的密室中,与被迫产下的儿子杰克相依为命的故事。
叙事构思简析
《房间》放映时长118分钟。前47分钟,所有情节都发生在母子囚居的棚屋房间中。创作者在单一场景中,用儿童视角完成近半的故事铺展。
影片从乔伊被囚的第7年、杰克5岁生日这一天开始,淡去了乔伊由外界进入房间的惨烈过往。通过杰克的天真视角,看待他们居住的房间。在母亲诱导下,从没有离开过房间的杰克,形成了逻辑自洽的独特世界观。即在宇宙中只有这个房间是真实的世界,只有自己和母亲是真实的人类,只有能够触碰到的才是真正存在的事物,而电视中呈现的山、海、树,以及形形色色的人,都不过是藏在电视里的虚拟物象。这样世界观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颇有相通之处,虽然看似荒谬可笑,却是母亲苦心营造出的美好幻象,最大限度保全了杰克的童年。
《房间》的叙事创意不止于此。随着杰克五岁生日到来,母亲决定把真相告诉他。原来在这个房间之外的广阔空间,才是真正的世界,而这间满载着杰克记忆的小小棚屋,不过是被人囚禁的牢笼。母亲的话粉碎了杰克业已建起的世界观,他本能地排斥着苦难的真相,却又源于对母亲的爱而不得不参与到逃亡计划中。从一次次实验到计划实施,杰克幼小的心灵不断被新事物冲击着。当杰克从医院中醒来,小心翼翼地踩到地板上时,新的世界就此向他张开双手。
《房间》的故事并没有在母子成功逃脱后戛然而止,而是抛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在逃脱物理意义上牢笼后获得心灵的自我救赎?对于还处在成长可塑期的杰克而言,房间之外的世界宛若万千画笔,逐渐勾勒出无限风景。但对历尽浩劫重回社会的乔伊来说,这世界早已不是旧日家园。
在被囚之前,乔伊的人生称得上是一片坦途:父母和睦、生活富裕,有志同道合的好友,有值得奋斗的学业,明媚鲜妍的未来正缓缓在她眼前展开。这幅图景也成为乔伊在困居斗室时的心灵支柱,在她看来,只要能回到父母身边,就能重回往日时光,在童年吊床和冰淇淋中抚平所有伤。
然而,当她终于逃离棚屋、找到亲人,七年来人事变故却在一夕之间摆在了她面前:父母离异、好友远去,留给自己的只有破裂的家庭、疏远的父亲、停滞的学业与接近被毁的人生;同时,无孔不入的新闻媒体,也在强烈震荡着她的内心,时时拷问着她对母性的定义;而过往七年的惨痛记忆,也如毒蛇般侵入内心,化作挥之不去的内心镣铐。乔伊在恢复人身自由后,心灵却又陷入了牢笼,如果说在房间里,她还能够强打着精神照顾杰克,而当她走出房间,面对家人小心翼翼的对待方式,却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她不能回到无忧无虑的十七岁,也无力面对责任满肩的二十四岁。当“社会房间”击破了乔伊心中的幻想图景,她无法再面对真实的人生。
这时,已逐渐适应新世界的杰克,再次拯救了母亲。他带着轻生未遂的母亲回到那座曾带给他全部童年记忆的房间、曾带给母亲无穷梦魇的房间,如今已是破败不堪的棚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