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文艺常识之乐舞与戏剧艺术部分
1 、声乐、器乐的基本分类
声乐: 人声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由于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的差别,又可以分为抒情、花腔和戏剧三类。形式有合唱、齐唱、重唱、独唱
基本唱法
美声唱法 渊源于意大利,它是从 17 世纪开始经历长时期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声乐艺术的技法,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杰出的歌剧演员卡鲁索( 1873-1921 ),是意大利美声乐派的最重要的奠基者。当今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意大利籍)和多明戈(西班牙籍),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优秀代表者。
民族唱法 是指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它包括我国各地区各种不同的戏曲、曲艺、民歌的传统唱法。民族唱法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气质、个性、风格。自元、明、清以来,不断有一些系统的唱法论著问世,如: [ 元 ] 燕南芝庵的《唱论》, [ 明 ] 魏良辅的《曲律》, [ 明 ] 沈宠绥的《度曲须知》, [ 清 ] 徐大椿的《乐府传声》, [ 清 ] 李渔的《闲情偶寄》等。
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在我国是 20 世纪 80 年代逐渐兴起的,通俗唱法也可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发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一般说来,其演唱注重掌握语言的韵律,讲究吐词、咬字的清晰、委婉,并在演唱中经常运用轻声、气声以及颤音、滑音、音色变化等装饰性技法。通俗唱法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发声训练体系。
器乐基本分类:
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室内乐和交响音乐;单声音乐和多声音乐。
按音乐作品分类:
音乐作品总体上可分为声乐、器乐、戏剧音乐(包括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剧配乐等)三类。其中戏剧音乐的音乐部分也含在声乐和器乐中,通常也分别并入声乐和器乐中。
有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之分。
2 、高胡与京胡;马头琴与牛腿琴;三弦与阮;古琴与筝;“冬不拉”与“热瓦甫”
高胡 "高音二胡"的简称,它也是胡琴家族的一员,大约在20世纪20代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代表作品有《雨打芭蕉》《步步高》《平湖秋月》。
京胡 又称胡琴。拉弦乐器。京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马头琴 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牛腿琴 又称“牛巴腿”。侗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因形体细长如牛腿而得名。流行于黔、桂、湘三省洞乡山寨。
阮 是 “ 阮咸 ” 的简称。古琵琶的一种。阮有低阮、大阮、中阮、小阮四种,目前乐队中多用大阮与中阮。中阮比大阮高纯五度。阮有三弦、四弦之分,有品,按十二种平均律装置。阮的演奏技巧比较简单,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富,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
三弦 三弦又称 “ 弦子 ” ,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弹拨乐器。三弦的音色响亮、浑厚,个性较强,音域宽广,技巧灵活,表现力丰富,特别适用演奏有特性的旋律,如活泼、幽默、凶狠、丑恶等。是我国许多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在乐队中,三弦除演奏旋律声部外,还可以用其浑厚的低音演奏低声部的乐句,以加厚乐队的音响。三弦可独奏,亦可参加重奏或合奏。
古琴 又称“七弦琴”,顾名思义,它是七弦构成。今天所能见到的“古琴”,在约二千年前就基本定型。古琴是古代人修身养性,自己弹自己听的乐器。主要作品“梅花三弄”、“流水”、“醉渔唱晚”等。古人之说“琴、棋、书、画”中的“琴”即指古琴。
筝 中国拨奏弦鸣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于今陕西省,史称秦筝。筝的拨奏在民间广大地区的流传中,融合地方民间音乐,形成有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近代以河南、山东、潮州、客家、浙江等流派较有名。河南筝曲分小曲和板头曲两部分,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闺怨》、《新开板》等;山东筝曲源于山东琴曲、山东琴书的唱腔曲牌及民间小调,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鸿雁传书》、《凤翔歌》等;潮州筝曲分套曲和小曲两大类,代表曲目有《寒鸦戏水》、《粉红莲》 、《昭君怨》等
3 、羌笛;曼陀林;管风琴
羌笛 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 2000 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它主要用于独奏 , 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羌笛为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是其表现力的最佳写照,故最适于独奏,也可为歌舞伴奏。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
管风琴 属于气鸣乐器,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不同的是风琴是通过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音,而管风琴是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现在常见的管风琴有机械式管风琴、机电式管风琴和电动压气式管风琴。
冬不拉 哈萨克族弹弦乐器。木制音箱,音积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上有九个缠皮线的品位,张两根弦。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以马为题材的乐曲最多。其次为描写狩猎生活、歌颂美丽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解放后出现的较优秀的独奏曲有《高潮》、《热爱祖国》、《延安颂》和《伊犁河的波浪》等,协奏曲有《美丽的巴尔鲁克山》等。
4 、号子、山歌与小调
号子 劳动歌的一种。又称吆号子。它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出来,伴随劳动的动作歌唱,节奏感很强,具有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和调剂情绪的作用。。。常见的号子有:建筑和开采劳动中的打夯、采石、伐木等号子,搬运劳动中的挑担、装卸等号子,农业劳动中的车水、舂米等号子,水上劳动中的划船、拉网、拉纤号子等。
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情和苦难。山歌常在户外歌唱 , 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多即兴创作、具有纯朴的情感及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的特点。
小调 又称“小曲” , 中国民歌体裁的一种。多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 , 经过历代流传 , 艺术上多经加工。曲体较为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委婉的民歌体裁。小调分布于大多数汉族地区 , 以山东、河北、江苏更具代表性。
5 、 “ 花儿 ” 、 “ 信天游 ” 、“ 舞歌 ” 、 “ 十二卡姆 ”
“花儿” 花儿是山歌的一种。亦称“少年”、“山曲”、“野曲” , 意即在田间、山野演唱的歌。主要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三省 ( 区 ) 相毗连的广大地区。
“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信天游”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唱词上句起兴,下句点明主题
“舞歌” 声乐类舞蹈音乐即主要采用歌唱的方式来表现民间舞蹈的内容情绪,并与舞蹈配合出现的民间音乐形式,是民间舞蹈音乐的组成部分,简称“舞歌”。
“十二卡姆”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集歌、舞、乐于一体。“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 其以 “十二木卡姆” 为代表,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
6 、京韵大鼓、二人转、山东快书、评弹、快板、独角戏、双簧、相声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天津曲艺中的一个主要曲种。京韵大鼓又名小口大鼓,该曲种前身原是怯大鼓,后经不断改革,才最后定名为京韵大鼓。表演时以大三弦、四胡和琵琶伴奏,同时主唱者自己击鼓来掌握节奏。京韵大鼓三大派:白云鹏、刘宝全、张小轩。
二人转 东北的民间小戏,属走唱类曲艺。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
山东快书 中国曲艺曲种。又称竹板快书、滑稽快书。。山东快书的唱调基本上是七字句的韵文,穿插一些过口白、夹白或较长的说白,语言风格明快风趣,节奏较快,以表演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的故事见长。两个分支:杨派、高派。
评弹 苏州的评话和弹词的统称,评话又称说大书。常熟是苏州评弹的故乡
快板 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种形式。
独角戏 独角戏是指单人直接面对观众的演说式的幽默表演形式。独角戏主要有两种: 外部独角戏(演员对不在现场的人或者对观众说话。)内心独角戏(演员似乎在对自己说话。自省而且把内心动机说给观众听。)
双簧 流行于北京城区的曲种。形成于清代中叶。初名“双学一人”。曲目短小。演至结尾掀起高潮,有时学扭秧歌,有时学唱杂曲,有时学舞蹈,在观众酣畅的笑声中戛然而止。
相声 中国北方曲种。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一种喜剧性曲艺艺术。相声的特点是寓庄于谐,即运用轻松诙谐的形式表现严肃的主题。它的特殊表现手段“包袱”,是根据促使人们发笑的心理作用和艺术手法而组织起来的笑料。讽刺是相声的主要艺术功能。